王孙思邈《千金要方》所论,肠痞气滞,淤堵之证、实属糜黄作怪。“黄之毒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在脏腑,或在血液,所以为病之多也。”
注解:“黄”用指粪便。如《黄帝内经》中说“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
现代医学证实,“粪礁”在体内长久堆积,可产生上百种毒素,这些毒素通过气血循环,蔓延人体各个器官,导致组织细胞病变,引发370多种疾病。
如果毒素蔓延至鼻咽部及口腔,引发口腔及邻近器官疾病, 如齿槽溢脓、龋齿、牙龈炎、牙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唾液腺炎、化脓性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等,可引起腐败性口臭。
如果毒素侵袭消化系统,引发如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病症的患者,口里常出现酸臭味,幽门梗阻、晚期胃癌病人常出现臭鸭蛋味,严重便秘和肠梗阻病人常出现粪臭味。
如果毒素侵袭呼吸系统,引发如肺脓肿、老慢支患者常出现腐酸臭、脓痰臭,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者常出现腥臭,晚期肺癌患者常于口腔中及呼气中出现腐腥臭。
如果毒素侵袭内分泌系统,引发如糖尿病,口中可出现烂苹果味、酮味,月经不调、尿急尿频、尿毒症病人口中及呼气中可有氨臭,肝昏迷者可出现肝臭,血友病患者口中可出现血腥臭。
如果毒素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如失眠、精神紧张、饮食不节、偏食啖异等导致免疫失调,代谢紊乱,加重口臭。
口臭,表面上病因繁多,却只有一个根源——“粪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