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白,口臭并非一种独立的病,而是某种疾病的一个症状。造成口臭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口腔局部因素和全身疾病因素。 口腔局部因素导致口臭的疾病有:龋齿(俗称蛀牙)、牙周炎、修复不良的假牙等。口腔邻近的慢性疾患,如扁桃腺炎、咽炎、鼻炎、鼻窦炎等。 全身因素导致口臭的疾病有: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症,可出现酸臭味;幽门梗阻、晚期胃癌常出现臭鸭蛋味;严重便秘和肠梗阻常出现粪臭味;糖尿病人会出现烂苹果味等。另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疲劳过度亦会加重口臭症状。 在预防及治疗方面,首先要注重口腔卫生,坚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使用具有杀菌消炎功效的漱口水,使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彻底清除干净,预防细菌衍生,并有效地消除口腔中的烟味酒味。 若有口腔局部疾病,应积极治疗。若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口臭,随着全身性疾病的治愈,口臭也会消失。 尽可能少抽烟喝酒,适当增加饮水量。 1)应该请牙科医师检查牙齿,看看有没有上述口腔疾病。如果有,应积极治疗口腔疾病;如果没有口腔疾患,应作全身检查。随着全身疾病和口腔疾病的治愈,口臭也会消除。 (2)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定期洁牙,清除牙结石,对消除口臭是有益的。 (3)不要吸烟饮酒,适当增加饮水量。 (4)对戴有可摘式假牙患者,应养成在进食后和晚上临睡前清洗假牙的习惯。 (5)对于唾液分泌较少的人,平时嚼一些口香糖,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较频繁, 但是绝大多数人有着不同程度的口臭症, 而且这些口臭患者却都以饭后漱口、 刷牙或吃口香糖来缓解口臭的气味。 这都是治标不治本, 达不到根治目的。 如何告别口臭, 本人在几年的口臭专科门诊中, 总结了不同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 病因病机 口臭在临床上一般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二大类。 病理性口臭, 一般包括器质性病变型和功能性病变型。 口臭首先是由于口腔疾病引起的, 如牙龈炎、 牙周炎、 牙龈出血、 牙槽溢脓, 大量结石或积垢污物, 或有食物嵌塞, 深筑洞内残留食物经细菌分解发酵后产生的硫化氢和甲硫醇, 使PH值到7.2, 产生吼跺和氨类, 因而产生难闻的臭味。 祖国医学认为, 引起口臭症的原因也较复杂, 但主要是由于胃火为主, 胃腑积热, 胃肠功能紊乱, 消化不良, 胃肠出血, 便秘等引起口气上攻及风火或湿热所致, 也可是肾阴不足, 虚火上炎。 因齿为骨之余, 属于肾、 足阳明经络于上龈, 手阳明经络于下龈, 故脏腑病变可通过经络而出现口臭。 值得一提的是节食也会导致口臭, 是缘于节食消耗体内储备的脂肪, 代谢出丙酮气息, 还有一种是因遗传引起; 有些妇女在月经来临也会口臭或口臭加重; 一些药物也会引起口臭。 所以在治疗口臭时首先要搞清病因, 去除病灶, 消除炎症, 根据不同病因辨证用药。 口臭的预防和治疗 首先,要十分注意口腔卫生,每天晨起、睡前和饭后认真地刷牙漱口,必要时,用牙刷或洁净的毛巾轻柔地刷除舌苔。 其次,戒烟戒酒;饮食要相对清淡,避免吃生冷、刺激性、有臭味(如蒜、葱、韭菜、臭豆腐等)及不易消化的、油腻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及豆类;生活作息规律,保持心情舒畅;多参加体育锻炼。 中医认为,口臭属于胃肠道有“热”,因此主张口臭尽量少吃助热的温里散寒类食物。 第三,在治疗上,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口腔、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可引起口臭的疾病,要积极进行相应的治疗。由于口臭往往多是由于口腔或消化道感染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所致,所以可以服用替硝唑或甲硝唑(时间不能超过7天),这是一种治疗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臭,可以服用根治幽门螺杆菌的药物;还可以配合用中药佩兰10克,开水沏饮(就是像沏茶那样地以佩兰代茶沏着喝)一天1-2次,这比有些口香糖要好使;叩齿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闭唇,轻轻叩齿100-300次,其间可有唾液增多现象,小口缓缓咽下,每日做2-3次,不但治疗口臭,对口腔疾病也有不错的疗效,大家不妨试一试;口臭在中医来说,主要是脾热、胃火、肠燥等,又有虚实之分。因此,口臭如想服中药,一定要找有经验的中医医生开方,不可自己擅自选服中药,因为 “清胃火”的中药,十分苦寒,服后极易损伤脾胃,导致口臭未除,脾胃先伤。口臭常伴有习惯性便秘,要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 口臭怎么防治? 定期检查是否有牙周病、干口症或其它疾病。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消除牙周疾病,且定期请牙医师洗牙、洁牙,都可有效减少口臭。而不论口臭的主因是什么,良好的口腔卫生仍是最重要的,每天刷两次牙并清洁一次牙缝,若有假牙,晚上必须取下休息,隔天清洁干净后才可戴回,如此对口臭的消除都大有助益 口臭为临床常见疾病。患引病者,不仅令人厌恶,而且患者也常为交际、洽谈而苦恼。为帮助患者消除口臭,特将口臭的种种表现及治法,浅述如下。 胃火口臭:多由火热之邪犯胃所致。其证除口臭外,每兼面赤身热,口渴饮冷,或口舌生疮,或牙龈肿痛,流脓出血等。应清泻胃火。宜用清胃散(黄连、升麻、生地、丹皮、石膏、当归)治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 食积口臭:多由过饱伤胃、缩食停滞胃中引起。其证口出酸腐臭味,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嗳气口臭等。应消食导滞,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均可随症选用。 热痰口臭:多由热痰犯肺或热痰郁久化脓化腐引起。其证除口臭外,每兼咳吐痰浊或脓血,胸痛短气等。应清肺涤痰。未化脓化腐者,宜用小陷胸汤(半夏、黄连、瓜萎)治之;化脓化腐者,宜用千金苇茎汤(桃仁、苇茎、冬瓜子、苡仁)加味治之。 虚热口臭:多由阴虚生内热所致。口臭而兼见鼻干,干咳,大便干结,为肺阴虚弱之候。当清润肺脏,宜用清燥救肺汤(石膏、桑叶、杏仁、枇杷叶、人参、麦冬、阿胶、胡麻仁、甘草)化裁治之;口臭而兼见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肌肉跳动,爪甲不华,为肝之阴血亏损。当补益肝之阴血。用酸枣仁汤(酸枣仁、茯神、知母、川芎、甘草)合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加减治之,其效颇佳。口臭而兼见腰腿酸软,多梦遗精,口干咽燥,夜间尤甚,为肾阴虚损,相火妄动之证。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久服必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