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药方子,专治脾胃口臭,彻底告别反酸、胀气、上火!

901 词

脾胃口臭,是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言说的困扰。

反酸、胀气、上火等症状不仅影响食欲,更让人在社交场合中感到自卑与尴尬。

中医理论认为,口臭主要源于脾胃功能失调,胃火炽盛或湿浊内蕴。因此,通过调理脾胃,清热降火,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口臭问题。

注意:口臭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越来越严重(发展到鼻臭)。添加文章底部微信,免费咨询,根治口臭。

脾胃口臭资料图:脾胃不好容易引起内源性口臭。

以下便是一个专治脾胃口臭的中药方子,帮助你彻底告别反酸、胀气、上火,重拾清新口气。

一、方剂组成

  1. 黄连:6克
  2. 黄芩:9克
  3. 半夏:9克
  4. 党参:15克
  5. 干姜:6克
  6. 炙甘草:6克
  7. 大枣:5枚
  8. 砂仁:6克
  9. 茯苓:12克
  10. 柴胡:9克

二、方解

  1. 黄连、黄芩:黄连大苦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尤善清心胃之火;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擅长清上焦湿热。二者合用,清热泻火之力更强,能够有效清除胃中炽热,缓解口臭。

  2.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半夏能够消除胃中湿浊,使胃气顺降,从而减轻反酸、胀气等症状。

  3. 党参、炙甘草、大枣:这三味药均为补脾益气的良药。党参健脾益气,生津养血;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三者合用,能够增强脾胃功能,恢复脾胃运化水谷的能力。

  4.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干姜性温,能够温中祛寒,与黄连、黄芩等寒凉药物配伍,防止寒凉太过损伤脾胃阳气。

  5. 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砂仁辛温芳香,能够醒脾开胃,促进脾胃运化,缓解湿浊内蕴引起的口臭。

  6.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茯苓健脾渗湿,能够帮助脾胃运化水湿,减轻湿浊内蕴。

  7. 柴胡:和解表里,疏肝解郁。柴胡能够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缓解肝胃不和引起的口臭。

三、用法用量

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去渣再煎,取汁30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7天为一个疗程。

四、注意事项

  1. 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2.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以利于脾胃功能恢复。

  3. 如有严重慢性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本方。

  4. 服用本方后,如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有其他不适,请及时就医。

五、总结

本中药方子以清热解毒、健脾益胃、理气除湿为原则,针对脾胃口臭进行调理。

通过内服中药,恢复脾胃正常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口臭问题。

同时,患者还需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的调整,以巩固疗效,彻底告别脾胃口臭,重拾清新口气。

提醒:口臭的原因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切勿胡乱用药。添加文章底部微信,免费咨询,根治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