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不仅影响社交,还可能是身体健康的警示。
中医理论认为,口臭多由胃火炽盛、湿热内蕴或阴虚火旺所致。汉代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养阴清胃散”被誉为中医去除口臭的千古第一方,以下是该方子的详细介绍。
注意:口臭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越来越严重(发展到鼻臭)。添加文章底部微信,免费咨询,根治口臭。
资料图:养阴清胃散是中医治疗口臭第一方。
具体中药方子
- 组成:玄参10克、牡丹皮10克、麦冬10克、生地黄10克、芦根30克。
配伍
- 玄参:滋阴降火,清热凉血,善于治疗阴虚火旺之症。
- 牡丹皮:清热凉血,泻火除烦,可缓解胃热引起的口臭。
-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对阴虚口渴、咽干有良效。
- 生地黄:滋阴补肾,清热凉血,增强滋阴效果。
-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兼有利水消肿之效。
制用法
- 制法:将上述药材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煎煮。首煎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二煎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
- 用法:将两次煎煮的药液混合,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连续服用7-14天为一疗程。
出处
本方出自《金匮要略》,为汉代医圣张仲景所创,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张仲景在书中详细记载了该方治疗胃阴虚口臭的显著效果。
方解
养阴清胃散以滋阴清热为主,兼顾生津止渴。方中玄参、牡丹皮、生地黄滋阴清热,凉血泻火;麦冬、芦根生津止渴,清热润肺。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清胃、泻火除臭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些中药成分具有抗菌消炎、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口臭症状。
效果
- 滋阴清热:有效缓解胃阴虚火旺引起的口臭、口干、咽燥等症状。
- 生津止渴:促进唾液分泌,改善口腔环境,减少口臭。
- 调理胃肠:通过清热解毒、凉血泻火,调整胃肠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口臭问题。
- 抗菌消炎:部分中药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口腔细菌生长,减少口臭。
注意事项
- 服用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 如口臭症状持续不改善,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引起的口臭。
通过养阴清胃散的调理,多数口臭患者可以得到明显改善,重拾清新口气,提升生活质量。
提醒:口臭的原因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切勿胡乱用药。添加文章底部微信,免费咨询,根治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