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常有疑惑,为何肝火一旺,口中便生出异味?这要从中医的脏腑理论说起。
五脏六腑相互协调,口气才能清新。
腑脏之间一旦不能协同运转,口臭就随之而来了。
注意:口臭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越来越严重(发展到鼻臭)。添加文章底部微信,免费咨询,根治口臭。
▲ 腑脏失调是肝火旺口臭的根源之所在。
一、肝火之源:气机郁滞化火
肝在中医里属木,主疏泄,负责调畅全身气机。
若平日思虑过重、情志不遂,如常生闷气、焦虑烦躁,或大怒伤肝,皆会使肝气郁结。
郁结之肝气无法正常疏泄,久而化火,此火为“肝火”,易上扰头面。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火一旦亢盛,便会扰乱其他脏腑。
二、肝胃不和:浊气上逆生臭
肝与胃在五行中为木土相克关系。
正常情况下,肝木疏泄助胃土运化;若肝火过旺,会横逆犯胃,导致胃失和降。
胃气本应下行,若受肝火逼迫而上逆,便会挟带食积、湿热、浊气上冲于口,形成口臭。
此外,肝火易灼伤胃阴,胃阴不足则腐熟功能减弱,食物停滞发酵,亦加重口臭。
三、其他脏腑关联:湿热交蒸,上扰清窍
肝火旺常与心火、胆火互为因果。
心肝火旺者,多伴失眠多梦、口舌生疮;
肝胆湿热者,可见口苦、目赤、小便短赤。
湿热之邪蕴结于脾胃,熏蒸于口,亦令口气秽浊。
正如《景岳全书》所言:“口臭虽由胃火,亦有肝胆之火上冲者。”
四、典型症状与调理
肝火旺口臭者,常兼见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胁肋胀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症状。
调理需清肝泻火、和胃降浊,兼顾养阴生津。
日常可饮菊花枸杞茶(清肝明目)、陈皮茯苓茶(理气化湿);
饮食宜清淡,多食苦瓜、芹菜、绿豆等清热之品,忌辛辣油腻;
可选太冲穴(足大趾缝上四指处)按摩疏肝,或练习八段锦“左右开弓”式调畅气机。
五、体质差异与调护
不同体质者表现各异:阴虚火旺者口臭兼口干舌燥,宜滋阴降火;痰湿体质者口臭黏腻,需化痰祛湿。
调理时需辨证施治,如兼有脾虚者,可配伍健脾之品,避免过用寒凉伤胃。
此外,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熬夜伤阴,亦是防治关键。
口臭虽小,却为脏腑失调之警示。若症状持续,建议及时添加我微信,结合舌苔辨证,方能标本兼治。
提醒:口臭的原因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切勿胡乱用药。添加文章底部微信,免费咨询,根治口臭。